去年疫情之時,許多行業(yè)進入了寒冬期。我是一名輔導機構的老師,由于所有學校和機構都被緊急叫停,我失業(yè)了。
看著日歷一天天翻頁,房租、日用等生活成本也在叫囂著。背負著生活的壓力,我只能尋找線上能做的工作,哪怕是兼職也好。但是,投的許多簡歷都石沉大海,心也一點點地沉了下去。
無意間看到線上教育機構在招老師,我心里泛起了一簇希望的小火苗。
招聘廣告上寫的工資組成包括底薪和提成,甚至比我之前的輔導機構還要高一些。工作時間也靈活,下午一點到晚上九點。我喜出望外,很快投遞了簡歷。
這一年,許多線下教育也紛紛轉型,疫情期間給線上教育帶來了機會。
簡歷很快通過了初次篩選,我接到通知前往面試。我的排號是120多名,排到了下午,面試的人數(shù)遠遠超出我的預期。還好面試前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,除了自我介紹,還包括高中數(shù)學幾個知識點的課程講解。全程對著空氣講演,面試官沒有打斷我,也沒有回應我。我設置了許多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模擬在線上過程中也盡可能多一些真實感和體驗感。
面試通過了,我長舒了一口氣。
稍作調整后很快迎來了十個工作日的培訓期,除了白天要正常培訓、演練公司流程制度、進行課程梳理,每天晚上還要做一整套的高三模擬卷。那段時間,一同入職的老師紛紛反映做題要做到深夜。盡管如此,大家都樂在其中。畢竟,疫情時期能找到一份工作實屬不易。
但是很快我就發(fā)現(xiàn)了,這份工作與我最初的美好設想有所不同。
我以前是線下教育的老師,只是體針對一個地區(qū)的考生,重復性和針對性都很強。但現(xiàn)在是線上教育,每天做的考試題涵蓋了各個省份,因為線上教育面向的受眾者是全國各地的生源。我必須要熟悉各個省份的考試情況,包括高考政策的變更,以及不同地區(qū)考察的知識點和側重點,例如上海的高中數(shù)學并不考導數(shù)。
意識到這一點之后,我開始了漫長的刷題和反復備課。我寫了好幾本厚厚的筆記,里面記錄了不同地區(qū)的考點政策以及課程差別,包括選修與必修的書籍。同時提煉了重點章節(jié)和知識點,這便于我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學,爭取在學生試聽時更加生動形象。
公司為了營銷,每位學生在報名前有一次試聽的機會。無論是否報名,我們都會根據(jù)學生的需求定制課程。因為這樣定制,我可以根據(jù)學生的易錯點或者興趣點來講解。也有許多學生把積攢的卷子、錯題、課上未消化吸收的定理證明帶過來。
越來越多的考生在試聽以后,選擇報名跟著我上課。我開始慢慢有成就感。遇到高一高二的學生,我教給她們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,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期盼;對將高考的高三學生,我告誡她最后階段的注意事項和給予最真切的祝福。就這樣,好評率和轉化率越來越高。我愈發(fā)認識到自己的價值,也在學生的帶動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。
雖然線上教育的時間看似很靈活,省去了通勤成本。但是,只有在學生上完晚自習后,我才能上課。周末是學生的放假時間,恰恰是我們的最忙的工作日。每天的工作時間其實很長,周末課時可以達到14小時/天。由于線上教學需要一直坐在電腦前對著電腦屏幕端講課,而且除了負責學生課上的講解外,還要負責課前的預習、課后學生作業(yè)、錯題的答疑,以及與家長進行溝通和反饋。長時間的高負荷讓我的肩頸都酸痛不已。
晚上躺在床上,腰和頸椎都需要緩解很久。我問自己,這份工作的勞累程度與薪資成正比嗎。含著潤喉片,我沒有答案。
前幾天一位學生對我說:“老師我這次考試過百了!我放假了,現(xiàn)在可以上課了!”這位學生是山東考生,高考太激烈,之前擔心自己的分數(shù)一度想改去學藝術。我望著對話框看不到她的表情,但是透過屏幕能感受到她內心的喜悅。我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。
從事線上教育一年多的時間,對這個行業(yè)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。所有職業(yè)都不像表面那么輕松,都在背后付出了常人忽視的努力。每一個點燈上課的深夜,每一份對學生的美好期望,都值得更大的尊重。
閑時,我們幾個要好的老師,也會聊起做老師的初衷是什么。真正打動了我們的,是我回憶起我?guī)煼独蠋熣f過的一句話——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
疫情讓教育行業(yè)遭遇了寒冬,但溫暖老師的,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走向人生的春天。